毒液45:深裹球、強蓄力,阿魯納的綠色法器

Share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英語)

出處:https://mp.weixin.qq.com/s/i9Rj0d-8n7uMBZPQPs3raw

作者:邵壁林

WTT多哈球星挑戰賽,阿魯納“一穿三”,連續擊敗了三位中國國手(劉丁碩、趙子豪和周啟豪)。 這位暴力狂徒的身後,是什麼樣的兵器在支撐?

今天,我們評測的正是毒液系列的膠皮「毒液45」。。 目前阿魯納使用的兩面膠皮分別是:反手毒液53綠色,正手毒液53黑色。

儘管硬度不同,但從毒液45上面,我們還是可以窺得一些毒液系列的奧秘。

從風暴到毒液

使用毒液53之前,阿魯納就已經憑藉勢大力沉的正手弧圈馳騁賽場了。 當時用的是風暴EL 53 Hard。 同樣標刻53度,風暴和毒液又有什麼不同呢?

風暴的海綿厚度達到了MAX+,而毒液的厚度稍微薄了一點點,整體上會更透力。 同時毒液的海綿科技有所升級,膠面的摩擦力也進一步提升了。

目前毒液系列有45、48和53三種度數。 45一般我們還是定義為反手使用。 53儘管阿魯納反手也在用,但對於業餘球友來說,還是正手比較能hold得住。 48基本上是正反皆宜,看個人技術水準和所搭配的底板類型來考慮。

亮眼的“綠”

去年10月份開始,重啟彩色膠皮時代。 而阿魯納在賽場上那一抹綠也成了最亮眼的色彩之一。 除了色彩鮮豔,吸引人以外,綠色並沒有紅黑那樣被我們習慣。 作為對手來說,實際上並不單單是亮眼,還有點“晃眼”的干擾。 不得不說,有點秘密武器的味道。

毒液45的膠面摸起來不是很多德套那種磨砂感,感覺似乎摩擦力一般,會打滑。 實際上,套膠的整體摩擦真的很不賴,中孔蛋糕海綿的裹球感真的很深。 膠皮的顆粒相對比較緊密,雖然海綿只有45度,有點肉,但膠皮部分不會太軟。

實測未剪重量是68.9g,貼到橫板板面上約47g。

來一番實戰

分別貼在外置ALC(蝴蝶Viscaria)和純木七層(頒達Offensive)上面進行檢驗。

檯內球控制

一般海綿有點肉的膠皮都會這樣,其實搓球不會太轉,但弧線低沉,不往前走。 對方拉球也不容易對上點。 毒液45也是一樣,搓過去的球弧線很低,旋轉不是太強。 擺短、加點力劈長都挺順手。

台內球擰一板,很聽話,很輕鬆。 首先,這個膠面不會太吃轉。 其次海綿硬度低,吃球很深。 不用太用力就能擰或者掛起來。 剛開始覺得好像不太轉。 但用毒液45,要敢於去用手腕,因為它真的很持球,你可以大膽甩和發力,不用怕失誤。

反手撕、彈擊

打了兩次后,漸漸摸到門道,反手掛或拉起來,旋轉還是真的很強。 只是它更多靠海綿裹球,而不是很多德套那種膠面磨砂感,所以剛開始不太適應。

第一板起來以後,如果快速“撕”,有些掉球。 這說明海綿的支撐力不是太夠。 如果起了第一板之後,緊接著喜歡快撕的球友,建議選度數更高的,比如毒液48度。 用毒液45的話,適合第一板上手后,接下來就彈擊。 那就很理想。 因為它本身就很透力,這樣連續彈擊,速度快而且有效。 別說,阿魯納的反手風格正是如此。

借力防守方面,排列緊密的顆粒和軟海綿的組合,使得球撞擊后,吃得很深,防守起來真的很穩定。

速度值、旋轉值

中等力量下的反手拉球,它速度有點慢。 業餘高手之間的過招,毒液45的速度不夠快。 但對於初中級的球友,它的裹球感非常好,用起來很自如,容錯率很高。 而且越盡情去摩擦,它的球質也在提升。 本身吃球感和旋轉能力就頗強。 只是45度稍微有點肉,導致速度一般。

當力量提升到一定程度,毒液45可以說是越發力,速度越快,旋轉越強,還越穩定。 這真的是一片深度吃球、蓄力很強的膠皮。 正如官方圖冊所言,「保證觸球停頓時間,能製造更強的旋轉與更好的蓄力增加彈射速度」。

總體來說,這是一片控制力和旋轉上乘的膠皮。 中等力量下的速度比較一般,但適合喜歡自己發力的暴徒。 雖然發力提升,速度加快,而且越穩定。 與此同時,你會覺得力量上限不低。 相信毒液48和53可以給人更多的驚喜。

配板方面,毒液45不會很挑。 不過單從反手來看,配在更軟彈、更能蓄力的底板上感覺效果會更好。 如果反手貼的是毒液45這種相對軟點的,正手也會變得吃球。 但對正手的支撐就有限。 如果要正手更紮實,一般還是建議毒液48。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英語)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