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英語)
出處:https://mp.weixin.qq.com/s/nLdWc82MITKG_z1Wtdx6hg
作者:顆粒乒乓

【一】下旋不夠強烈
很多業餘選手發出的球旋轉不強,尤其是下旋球,有時基本上與不轉球差不多。
對方怎麼接都行,遇上高手對方一板前沖弧圈解決。
如果發出下旋轉能強一點,就算對方用弧圈球來接,也不會那麼容易就發全力搶沖。
那麼怎麼才能發出很轉的下旋球呢?
認為可以先練習急長下旋球,注意摩擦球時球拍要平,往球底部猛摩擦,球弧線要低,第一跳在本方檯面的端線左右(否則容易下網),第二跳在對方端線左右,要給對方發不上力,很頂板的感覺。
熟練后再練習短下旋球。

【二】發球失誤多
原因:
(1)得分欲太強,發球不經思索就發,基本上以下網為主;
(2)對手強大,害怕對手搶拉,發球時非常緊張,戰戰兢兢,技術動作變形。
(3)變換發球種類后失誤。
對策:
(1)比賽時敢於用威力大,失誤也多的發球。 很多學打乒乓球的朋友,因為高拋發球威力很大,但一開始在比賽中使用時頻頻失誤,一度不敢發這種球。 但如果比賽中不敢使用,這種發球永遠不會成為你的殺手鐧。
(2)發球時頭腦一定要清醒,如果前一個發球下網了,第二個球要有意識的讓第一跳要接近本方球臺的端線附近,避免再一次下網。
(3)認真對待每次發球機會。 業餘選手很少會單獨一個人去練習發球,所以珍惜每次發球機會,品質一定要高,多動腦筋。
(4)變換發球種類時對以前自己發這個球失誤的情景再回想一遍,不要急慢慢來。

【三】發球落點單一
很多業餘選手發球的質量不可謂不高,但是永遠是那麼幾個落點。
我們之所以害怕和球館老大爺打球,是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發球的落點極刁,對於步法一般的業餘選手造成很大威脅,往往感覺有勁使不上,被他們牽著打。
一般在比賽中人容易緊張,步法肯定比平時訓練時要差,所以發球多變變落點,有時儘管旋轉並不強烈也可能出奇制勝。

【四】發球種類單一
很多業餘選手發來發去就那幾個,碰上發球稍好的或者怪異的發球手,接發球就容易出問題。
根本原因是其懶得去學或不屑學新發球,對各種發球的旋轉所瞭解的遠遠不夠。 單一的發球就好比打仗時炮彈的落後或者低劣,直接殺傷力很小。

【五】只發一種旋轉的球
有相當一部分的業餘選手基本只發下旋,而且是平下旋,沒有側旋,遇上拉球好的就下旋短球一直發到底了。
一般水平相當球友的各種球都發,下旋、不轉、上旋比例為40%、30%、30%。
水平比較差的上下旋各佔一半,遇上水準比我高的以側下為主,配合不轉和上旋,比例各為70%,20%,10%。
【六】發球沒有一種一招致勝的氣勢
不要想發完球對方回接后再組織進攻,發球能直接解決戰鬥的就直接解決戰鬥,直接不能解決的,也讓對方接的彆扭,自己彆扭,讓對方更彆扭。
有時,我們在進行業餘乒乓球比賽時,也可以採用眼神來壓住對方。 用眼神殺敵比用刀殺敵更厲害,更高級。 這也是運動中的一點心理戰術法。

【七】發球老實,不會用假動作
專業選手發球大多配合一定的假動作或者掩護動作,增加了判斷的難度,加上以前他們用身體遮擋,接他們的發球有時接近於猜球了。
而業餘選手一般不使用假動作,即使用假動作給人一看就知,更提不上騙對手了。

【八】發球力量變化不大
由此產生的速度變化也不大,對方很容易適應你發球的節奏。
如果有意識地調節發球的力量的大小,配合長短落點的變化,就算平淡的發球也能產生微妙的變化。

【九】發球不配套
很多業餘選手發球的品質很高,但是與他們的進攻不配套。
有些善於打防守的卻一直發不轉或上旋,有些大快攻的卻不發不轉和上旋,導致以後幾板的搓球拉鋸戰,快攻的特色發揮不出來。
所以發球一定要與自己的打法配套。

【十】發球沒有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 發球前,應盡可能地瞭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基本情況主要有:是直拍還是橫拍;是左手還是右手;是生膠還是半長膠;是反膠還是正膠;是近台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
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 有目的地了解對方的特長,瞭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由此作出相應的對策,或者在局中有所針對性的變化。
如果遇到一位接反手位發球極好的選手,不妨採用多發到對手的正手位,這樣的方法可是相當有效的。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英語)